“30年治好太長,兩三年治好很難。”關于中國治理霧霾,中科院院士、國家氣象局原局長秦大河去年曾如此表態。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,他繼續悲觀地表示:“10年內仍難治好霧霾。”
秦大河認為,我國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,國家費了很大勁才將煤炭在能源消耗的占比從70%降到現在的66%,本世紀中葉將降到55%左右。煤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,煤的問題短時間解決不了,霧霾也難以治好。
我國早在1950年11月就開始全程觀測輕霧、霧和霾。綜合這些年的數據分析,每一次霧霾出現都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。較近霧霾問題嚴峻,大量燃煤是主要原因。中國去年的燃煤量是41億噸,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以及顆粒物的排放,造成空氣污染等問題。
治霾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。他指出,中國對于改變能源結構不僅有急迫的需求,也有切實的行動,比如除了煤之外,中國在北方開了好幾條石油天然氣管道。“去年的能源消耗沒有大的增加,碳排放也減了,可見,只要腳踏實地,實事求是,一點不放松,治霾還是有希望的
上一篇: 上海一線城市一個家庭年花費兩萬元,你做得到嗎?他們做到了
下一篇: 鐵絲勾花網,小產品.大作用.